农机局 >新闻中心 >领导讲话
聚力创新突破  聚焦产业富民——印亚琴同志在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17-03-29 字体:【 】  【关闭窗口

2017317

同志们:

这次全市农机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全省农机化工作会议、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6年农机化发展成效,深入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研究部署2017年重点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会前肖市长专门听取情况汇报,今天又在百忙之中莅临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刚才,洪泽区政府、金湖县农机局、淮安区根本农机合作社分别作了典型发言,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很有借鉴意义。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攻坚克难,全力突破,在转型升级中全市农机化迈出坚定步伐

过去一年,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争当苏北农业机械化发展排头兵为统揽,坚持补短板、拓领域、调结构、提质效的基本思路,聚力创新突破,突出重点重抓,农机化工作在转型升级中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农机化发展步伐坚实有力。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继续保持苏北第一。完成水稻机插秧350万亩,机插率达到83.6%,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676万亩,还田率达75%,均创历史新高,农机深耕整地、智慧农机以及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也都取得新的进展。

——农机装备结构调整快速推进。全市农机装备总动力达640万千瓦。全年新增大马力拖拉机2180台、粮食烘干机械550台、各类高效特色农业机械6389台套,推广北斗精细化作业管理系统737台,高速插秧机新增量首次超越普通手扶机,达715台,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量质并举。全年新增工商注册登记农机合作社108个,总量达968个,创成省级以上示范农机合作社22个,实现跨区作业收入10.1亿元。淮安区根本农机专业合作社获评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淮阴区惠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入选江苏省十家农民合作社十个畅销产品品牌,成为全省农机系统唯一获此殊荣的合作社。

一年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坚持高点定位,注重创先争优,卓有成效地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组织、抓实效,加快粮食生产机械化全程发展。一是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工作,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实施意见予以部署,明确十三五时期各地示范创建序时进度,安排落实示范创建专项资金,并建立了多部门参与的协作联动机制。各县区也积极启动,洪泽区将示范创建纳入党代会工作目标,涟水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施意见》。二是深化组织引导推进。强化创建投入保障,通过购机补贴、秸秆还田、粮食烘干等项目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工商资本积极参与,全市累计实现创建投入8.52亿元,其中财政投入近3亿元。同时,各地围绕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重点,累计组织关键环节座谈会、观摩会、培训班108期,培训农民4500余人,着力营造示范创建浓烈氛围。三是扩大示范创建成效。实施“合作社+基地”建设模式,全面示范推广粮食烘干、高效植保、水稻机插和秸秆还田等全程机械化集成技术,建成了金湖银涂、淮阴三树等一批3000亩以上连片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扶持了涟水庆丰、盱眙富强等一批全程机械化典型合作社。洪泽区以苏北第一评审得分成为首批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县区,金湖县2017年争创立项获得通过并在省局网站公示。

(二)重服务、抓关键,促进重点产业提档升级。一是提升水稻育插秧产业化水平。加快高速插秧机推广,新增插秧机1412台,其中高速机占比达51%,淮安区、洪泽区、金湖县新增高速插秧机均超150台,全市机插秧社会化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加速推进育秧产业化,建成5亩以上集中育秧基地692个,其中50亩以上31个、100亩以上11个,全市集中育秧面积达1.58万亩,规模育秧比例达44%,育秧产业化快速形成。二是加快粮食机械烘干产业化步伐。组织实施粮食机械化烘干三年发展计划,科学规划区域性产地烘干中心布点,协调推进收储烘干与产地烘干融合发展,通过加强技术培训、组织赴企观摩和实施项目支持等方式,引导农机合作社、种粮大户发展先进适用的粮食烘干机械,全市新建批处理60吨及以上烘干中心124个。洪泽区以率先争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为目标,新建粮食烘干中心26个,实现农业乡镇全覆盖。三是加强重点产业发展扶持力度。争取市级财政对集中育秧超过50亩、100亩的基地分别给予1.5万元、2万元的育秧补贴,安排200万元专项资金对当年建成60吨以上烘干能力或新增6台套以上烘干机的产地烘干中心进行奖补。洪泽、涟水对集中连片育秧5亩以上基地,均给予300/亩的补助。

(三)重全面、抓突破提升关键环节作业水平。一是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加大大马力拖拉机、秸秆还田机、秸秆捡拾打捆机等还田利用机具推广,严格执行低留茬、碎秸秆、匀抛洒、深还田技术路径,严把政策告知、登记造册、公示审核等项目实施程序,全市秸秆利用机具结构得到有效改善还田实施效果受到省市领导肯定。2016年,全市争取省级秸秆还田项目资金1.2亿元、同比增加11%,全年秸秆还田率达75%、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二是加快突破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遵循“园区基地先行、关键环节提升”发展思路,依托国家、省及市县农业科技园区,主推适合设施蔬菜生产、特色水产养殖和规模畜禽养殖等重点领域特色农机,举办全市设施蔬菜环节机械化技术集成培训和现场观摩会,完成省三新工程红椒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技术集成项目,新建市级特色农机示范基地7个,新增特色农机具6389台套。盱眙县农本尚品和淮阴区景台科技省级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有望获批。三是持续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组织省市服务体系项目33个,争取财政投入1100万元用以改善合作社基础设施,联合日报、电视台开展农机合作社三夏行活动,积极为合作社发展创造物质条件和良好氛围。深入探索联耕联种联管联营生产模式,加快培育作业服务和生产经营“双主体”,推进农机化“接二连三”,全市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45万亩。淮安区以“四联”为突破口,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面积超过5万亩,林集镇3.4万亩耕地全部实现联耕联种联管联营。

(四)重争取、抓创新,优化农机发展内外环境。一是多元化争取政策支持。精心组织、规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全年累计争取省级以上补贴资金1.58亿元,购置补贴机具1.07万台套,6962个农户和服务组织受益。各县区农机主管部门多渠道争取当地党委政府支持,洪泽区设立800万元农机化发展专项资金,涟水县政府对重点推广的农机具给予作业奖补,淮安区对购机补贴、秸秆还田、农机监理等重点工作安排配套经费,淮阴、盱眙、清江浦等县区整合扶贫资金,支持村集体购买大型农机具开展社会化服务。二是多视角推进改革创新。全面启动综合保险试点,联合市财政、促展、保协下文推进试点工作开展。探索创新金融服务,洪泽区与苏州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出以谷物烘干机为重点的农机金融租赁,有效解决农户购机融资难问题。全面落实免费监理改革,协调建立监理经费财政保障机制,全市实现主要乡镇和重点农机合作社送检上门服务全覆盖。三是多维度强化产学研推。大力发展智慧农机争取财政项目支持发展无人驾驶、北斗定位、农业物联网等智慧农机技术。联合市经信委开展农机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调研,得到市委姚书记充分肯定并作重要批示。积极推进站校企合作并取得丰硕成果,市推广站与滨湖机械合作开发的立式多功能深耕深旋还田机已批量生产,与海普达机械公司合作开发的育秧摆盘机进入试验示范阶段。四是多举措优化管理服务。精心组织农机抢收抢种,举办情系机手助农增收主题活动及跨区作业出征仪式,抢收抢种工作得到市领导及省局肯定,全市机收、机插订单面积占比均超80%。着力优化农机安全生产环境,全方位构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联合公安、安监等部门开展安全大检查、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等活动,全市农机三率水平达81%努力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举办第三届“淮安技能状元”大赛农机修理工竞赛,开展奖补培训鉴定47期,完成奖补鉴定2302人。

一年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坚持上下联动,注重民生关切,努力在创新创优中展现良好形象。《中国农机化导报》、《江苏新时空》等主流媒体对我市农机化工作专题报道。市领导姚书记、惠市长、练书记、赵书记和省局沈建辉局长等先后视察,姚书记三次对农机化工作作出批示。市局获得全市跨越发展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创新创优一等奖、软环境十佳单位,在全市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中连续三个季度进入十佳行列,并获得全市101%服务优胜单位,市农机监理所被评为全市十佳执法大队。农机化信息直报工作受到农业部通报表彰,报省录用信息连续排名全省第一,市两办信息连续进入全市前20名。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市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和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戮力同心、扎实推进。在此,我谨代表市农机局向大家表示诚挚的慰问和衷心的感谢!

二、认清形势,迎难而上,在谋篇布局中抢抓农机化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向工业化转型、城镇化过渡的重要阶段,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农机化发展既面临诸多有利条件,又存在各种难题必须破解。一方面,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成为全党、全社会共识,农机化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持续积蓄。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中央1号文件要求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扶持培育农机作业、农田灌排、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经营性服务组织,支持农机、供销等系统发挥为农服务综合平台作用。在践行创新”“富民理念方面,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强化农业物质装备和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在落实“4+1”现代农业产业规划方面,市委市政府要求深入推进农业装备结构优化升级,全面加快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进程,推广全程托管、联耕联种等好的做法,扶持村集体购置服务农村生产生活的大型机械等经营性资产。这些政策及举措必将为淮安农机化创新发展、升级发展提供新思路、创造新机遇、汇聚新动能、注入新动力。另一方面,内外部环境更加错综复杂,推进农机化的约束挑战不断加剧。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用于农机化发展的投入增长空间受限,高强度政策扶持尽管可以保持力度,但政策红利的释放已然到了极限,效应正在减弱。适应保护环境的客观需要,对农用动力机械排污的压力陡然增大,国内国际粮价倒挂严重,种粮效益下降与土地租赁价格高企等矛盾日益凸显。淮安农机化发展已步入高级阶段,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较高程度,投资效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会更加突出,每一个等量的增长,都必须付出更大量的投入,需求和供给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如何进一步抢抓战略机遇,化被动为主动,实现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将是全市农机部门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工作中必须坚持“四个导向”。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导向。创新驱动是实现农机化跨越赶超的第一动力。要着力推进政策创新,发挥主动性,增强创造性,突破现有条件和固有资源的束缚,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进一步实现市场资源配置最优化、政策项目效应最大化。要着力推进技术创新,坚持产学研推、农机农艺、原始创新与引进消化等多方面结合,围绕重点环节和薄弱瓶颈,加大项目、资金及技术投入,引领推动农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力推进管理创新,建立健全适应创新驱动的制度导向,积极营造创新有为、创新有位、创新有益的工作氛围,破除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发展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二是坚持重点突破导向。重点突破是实现农机化跨越赶超的第一抓手。要着力主攻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各县区要按照市政府《意见》确定的序时目标和重点任务,落实主体责任,排出推进计划,夯实保障措施,确保全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工作走在苏北前列。要积极突破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今年省局明确调整农机化项目资金投向,重点用于高效设施农业机械的研发和推广,各地也要争取把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为地方财政支农惠农强农政策的重点,优先安排、优先扶持,并研究拟定本地区主导产业技术路线及机具配备方案,力求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三是坚持产业富民导向。产业富民是实现农机化跨越赶超的最终目标。要以市场理念抓产业富民。做大做强农机产业经济,紧紧依靠行政推动是难以持续的,必须面向市场要效益,水稻育插秧、粮食烘干等产业经济蓬勃发展无不证明这一点。各地推进产业富民,就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按市场机制配置资源,努力保持农机产业强大持久的发展动力和活力。要以共享理念抓产业富民。合作社是农机产业发展之,广大农村、农业及农民则是农机产业发展之。各地推进产业富民,必须要协调好产业个体与广大服务对象的利益关系,引导合作社以共享的理念经营产业、诚信的服务发展产业、良好的口碑壮大产业,使得魂要附体、体促魂长。需要特别提醒的,坚持市场理念并不是排除行政推动,在产业发展初中期行政推动很有必要,但进入中后期,包括水稻育插秧、粮食烘干等在内的各项扶持政策的退出也是必然,各地必须要提高认识,抢抓机遇,避免与其他县区在产业发展上的差距越拉越大。

四是坚持绿色发展导向。绿色发展是实现农机化跨越赶超的根本路径。要引进推广环保节约型农机新机具,把深松深耕、高效植保、节水灌溉、高效施肥和秸秆还田离田、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等绿色发展的机具列为重点扶持对象,实行敞开补贴,并在项目支持、技术投入上予以倾斜。要示范推广环保节约型农机新技术,加快普及高效植保、机械施肥、喷灌滴灌、物理农业防治等药肥水利用技术,推进秸秆还田、轮作休耕及化肥深施、深耕深松等增强地力技术探索应用,引导农民合理施用农业投入品,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筑牢根基,壮大产业,在矢志跨越中推进2017年农机化科学发展

2017年,是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农机化工作意义重大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有关三农工作部署,以创新发展、科技支撑、产业富民为引领,深入实施重点领域提升战略,全面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努力实现农机化发展“接二连三”主要目标是:农机总动力达645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4.5%,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达84.8%,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达57%,水稻机插秧水平稳定在83%以上,新增农机服务经营主体60个,实现农机产业服务总收入37亿元。围绕上述目标,具体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一)坚持以激发农机活力为目标,重点推进“四项行动”。一是深入推进装备结构升级行动。要主动适应农机装备侧结构性改革需要,通过购机补贴和秸秆机械化还田等政策引导,增加高性能、大马力、复合式等农机具补贴及供给力度,加大服务高效设施农业的农机具研发推广,推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升级,全市新增高性能机具5000台套以上。各地要学习借鉴涟水新增重点机具给予作业奖补经验,争取地方财政加大投入,大力发展水稻育插、粮食烘干、高效植保以及设施农业等今后一段时期着力扶持的重点产业装备。二是积极推进行政审批提优行动。要认真贯彻国家简政放权改革要求,积极承接省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资格许可下放,严格审批权限,强化资格管理,确保许可项目承接顺利、实施平稳。要全面落实牌证费、检验费等农机行政事业收费取消规定,进一步协调建立监理经费财政保障机制,坚决杜绝巧设名目搭车收费。要健全完善农机部门便民服务事项管理系统,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积极开展送检下乡青年志愿者服务等亲民服务活动,着力打造阳光农机淮安品牌。三是重点推进金融服务创新行动。做大做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农机装备优化升级,推进农机金融服务创新势在必行。各地要学习借鉴洪泽区成功经验,积极与金融机构、社会资本开展合作,探索以粮食烘干机、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大型农机具作为抵押,开展农机金融租赁、农机抵押贷款等金融业务创新,进一步做大做优农机贷农保贷业务,着力解决新型农机经营主体在农机装备建设中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四是全面推进综合保险改革行动。要认真落实《江苏省农业机械综合保险条款(试行)》和市四部门《关于开展农业机械综合保险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坚持政策扶持、保障适度、费率合理、操作简便原则,扎实推进农机综合保险政策实施规范有效各地要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加强农机综合保险补贴资金筹措,配合做好事故查勘定损理赔和保险争议调处,积极引导农机手增强风险意识和参保意识,不断增强农机综合保险改革试点绩效。

(二)坚持以壮大产业基础为根本,重点实施“四项工程”。各县区要把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创建作为产业富民的重头戏抓紧抓牢,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按计划和序时进度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示范创建取得实效。2017年,洪泽区要创成省级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金湖县要确保完成创建方案明确的年度推进计划,全市要建成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20个。一是实施水稻育插秧产业化提升工程。各地要加速推进集中育秧产业化,积极推广流水线育秧和工厂化育秧新技术、新机具,重点培植一批规模大、技术精、管理好的育秧基地,全市新建30亩以上集中育秧基地60个,集中育秧水平达55%。要不断优化水稻机插秧装备结构和区域布局,坚持把高速插秧机推广和重点区域打造作为工作重点,全年推广高速插秧机500台、新建53000亩以上涵盖六大环节的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实现育插秧产业化服务收入超过7.2亿元。二是实施粮食烘干产业化提升工程。要继续推进粮食机械化烘干三年发展计划,扎实抓好市级粮食烘干能力提升项目规划布点和组织实施工作,联合日报、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开展典型宣传,扩大示范效应。各地特别是发展速度较慢的县区,要争取政府重视,整合各类资金支持烘干产业化发展,并按照规模适度、交通便利、市场许可要求,科学布局,避免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确保粮食烘干中心建设运行好、有效益2017年,全市新建区域性粮食烘干中心80个、新增粮食烘干机械500台以上,实现烘干产业化服务收入超过3.2亿元。三是实施高效植保产业化提升工程。植保环节是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重要短板,也是目前粮食生产中劳动强度最大的环节。各地要紧盯高效植保前沿装备和技术,切实将高效植保机械化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并探索开展水平评价,研究出台加快发展的实施方案及财政扶持措施,抓好飞防、机防等多类别高效植保装备技术试验示范和专业植保、外包植保等多类型的植保服务模式探索,积极支持创翔植保等本土植保企业发展。2017年,全市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500台套,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高效植保机械化水平超过90%,省级以上农机示范合作社高效植保覆盖率100%实现高效植保产业化服务收入超过1.5亿元。四是实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提升工程。要精心组织实施省市秸秆机械化还田项目,健全完善行政检查、社会监督和第三方核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加强政策宣传、社会公示、资金兑付等重点环节工作落实,突出抓好重点区域秸秆全量还田,力求有限的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绩效。各地要进一步拓展秸秆机械化利用渠道,大力推广饲草加工、捡拾打捆、固化压块、草帘编织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2017年,全市秸秆机械化还田率确保不低于70%,每个县区扶持建设1-2个能够典型示范带动的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合作社,全年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收入超过4亿元

(三)坚持以深化科技创新为动力,重点提高“四项水平”。一是提高“智慧农机”发展水平。要进一步加快互联网、物联网、卫星定位等信息化技术在农机化生产中的应用,深入开展与江苏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的技术合作,研究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农机作业质量核查、作业状态监测、作业面积统计、补贴机具监控等动态信息远程控制系统,积极探索互联网+农机服务互联网+农机推广互联网+农机监理等服务新模式。2017年,全市推广精准化作业装备、智能装备等各类农机1000台套。二是提高农机产学研发展水平。要积极协调市经信委尽快完成全市农机装备制造产业提档升级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江苏清淮机械作为农业部南机所研发试验基地及南农大科研基地的平台作用,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加速新品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借助全省在淮开展农机企业产品鉴定的契机,加快海普达、汉德印刷、创翔植保等本土企业农机新产品上市步伐。要扎实推进市级农机产业园项目建设,完成一期农机产学研应用中心建设内容,鼓励本地企业在此平台与科研院所展开合作,研发智能、复合、环保、高效的新型农业装备,抢占行业技术高点。三是提高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从今年起,市局将逐步调整市级农机化项目投向,在统筹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同时,把高效设施农业机械化作为重点,编排项目优先扶持。各地要以国家和省市农业科技园区基地为抓手,以土地精耕、高效植保、工厂育苗、节水灌溉等关键环节及重点装备为突破口,强化政策扶持,加大科技创新,注重示范引导,大力推进智能化、精准化设施装备进园区、进基地,全年新增设施农业机械5000台套、新建市级特色农机示范基地7个。四是提高传统农机化技术集成创新发展水平。要在深化淮安首创的低留茬、碎秸秆、匀抛洒、深还田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径基础上,示范推广铧式犁深翻、犁耕及犁旋一体等先进适用技术,积极争取实施省级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项目,全面提高深耕深松作业装备和技术应用水平。要大力推广秸秆还田与水稻机插秧、小麦机条播等成熟集成技术应用,加快集联合收割、秸秆打捆为一体和旋耕、还田、播种、施肥、镇压等多功能复式机械的开发推广,持续推进传统农机化技术及机具的更新换代。

(四)坚持以实施服务升级为保障,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千方百计提升购机补贴等农机化惠农政策执行水平。要多渠道争取省级以上农机化项目资金,扎实开展补贴机具和补贴资金需求调研,充分利用报、栏、台、网进行不间断全覆盖政策宣传,积极举办政策实施管理人员操作培训班,不断提高惠农政策实施水平。全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三个严禁”、农业部“四个禁止、八个不得”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建立健全第三方核查、行政督查和社会监督等多层次项目监督体系,扎实开展涉农资金专项整治,确保惠农政策落实不缩水、不走样。2017年,全市力争省级以上财政投入2.5亿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超5000万元。二是全力以赴增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功能。坚持数量与质量并举,着力构建以农机合作社为龙头、农机大户和中介组织为补充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发展一批作业规模大、服务链条长、装备结构优的精品示范社,全年创建省级示范农机合作社15个突出扶持与创新并重,优先将购机补贴和秸秆还田等农机化项目资金向合作社倾斜,支持合作社通过代耕代种、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发展乡镇农机综合服务中心、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代理公司等新型农机化服务业态,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2017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总量达到48万亩,建成服务规模1000亩以上四联合作社10个,实现跨区作业收入超过9亿元。三是更高标准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把农机安全生产摆在重中之重,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不断提高农机事故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全市拖拉机“三率”水平达84%,涟水县创成国家级平安农机示范县。精心组织农机抢收抢种,切实加强地区间互助合作,建立健全作业信息互通机制,抓好机具、技术和服务保障,确保粮食颗粒归仓。要市县联动服务农机企业,班子成员主动与企业结对子,按照一企一策排出服务清单,切实让“101%”服务在农机系统落地生根。深入推进农机职业技能培训,充分发挥获证奖补、知识更新等政策引导作用,全面推行“一训两证”培训鉴定模式积极改善农机从业人员的技能等级结构,全年确保完成农机培训1.5万人次、技能鉴定2000人以上。四是从严从实抓好农机系统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巩固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推进“领导干部立家规、共产党员正家风”等主题活动,推动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和规矩意识。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积极组织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始终牢记党的纪律和规矩,始终保持心中有戒、行为有度、严于律己、勤于修身,管得住小节,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真正做到以廉洁取信于民、以勤政造福于民。要扎实抓好作风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改进作风有关规定,推进依法行政,着力打造一支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群众公认的农机化队伍。

同志们,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市农机系统干部职工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以改革的勇气、创新的精神、共享的理念和务实的作风,加快推进全市农机化事业再上新台阶,为建设繁荣安康宜居文明的美好淮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